天与空创意节现场太疯了
而我还是一点长进没有,非得到deadline的最后几个小时才写稿子,我可能就是上帝在deadline前几分钟造的。
这次天与空创意节,还是原来的东华大学延安校区,还是原来的第三教学楼礼堂,还是原来的主持人Cici,但是从2天延展成3天了,从16位嘉宾延展成了28位嘉宾,嘉宾从业方向从以前的广告人延伸到了设计、编剧、艺术家、策展人……
这么做是想让广告人走出去,促进广告圈与艺术圈、影视圈、设计圈、文学圈等各个创意圈层之间的跨越与融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做大做强创意产业。
主要难忘在真的起太早了,试问当代年轻人谁会在周末起那么早去上课。
视广告圈动态事件赚钱工作为第一要义,你要说我找不到对象,我根本无所谓,那你要说我发不了财,我能愁得几宿都睡不着。
于是我拿出女排精神在一个冻死人的周末开心出发来到了东华,感受了2天,怎么说呢,客观来说,国内的广告奖项、创意节基本转过好几圈子了,天与空创意节还是蛮不一样的,因为不颁奖,就是上大课,学习,上大课,分享,上大课,老师讲,上大课,你鼓掌。
。。。好了,我们再不说点正经的粉丝老师们又要你一言我一语臊得我要红着脸躲避了。
但是真的难拿到票,你必须要申请,填写一堆个人信息,然后等待主办方审核。
好家伙,往往比要钱的还难进去,今年2万多个申请只通过了250个名额。
“高贵”这两个字像半透明的水印一样打在天与空创意节身上,从头到脚。
天与空创始人杨烨炘老师是第一个演讲嘉宾,上来就,撒钱:
都给我整迷茫了,行吧,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好难受。
天与空创意节,一个用现场撒钱告诉你创意值钱的创意节。
做出创意比想到创意难1000倍,很多人没有勇气去做出来。
是这么个道理,但想创意也真的难,据说天与空早期的要求是:1paper,20ideas,每人每天在一张纸上写下20个创意。
我还拍了一张天与空四大创始人之一黄海波老师在提案时候的一张穿着高跟鞋的照片,真疯啊!好喜欢!
北京奥美执行创意总监陈忠豪老师的PPT配色真的太奥美了:
陈老师刚开始接到邀请还以为是个内部分享,后来发现是这么大场合就临时换了PPT。
陈老师说自己是马来西亚人,很担心自己演讲时候语法不对,没事儿的陈老师,你的语法很对。
瀚清堂创始人赵清老师,带来的分享真的很安静,带我们回到了安静的平面设计,见识了赵清老师心里的一些小喜爱,见到了很多很美的书籍,很多书籍设计的特别超脱,赵清老师的那种自信,快乐,热爱,蓬勃一下感动到我。
有料设计创始人廖波峰,廖工,他真是绝了,什么都懂,价格公道,与众不同。
非常有意思,我单方面决定我坐上这趟通往廖工灵魂深处的过山车了!
。。。真的好年轻啊看着,真的是岁月悠悠,衰微只及皮肤,热忱抛却,颓唐必至灵魂,这种人真是灵魂没皱纹。
。。。这是我在各大奖项、峰会、创意节里面看到的最接地气的title。
廖工讲的很有意思,带来了很多很有意思的案例,其中一个他很喜欢的case,做了三个月,临门一脚,被领导毫无缘由的否了,就只能撤场,全部撤掉。
原来大佬也经历这种事,给大家总结一下甲方《情理法新编》:
大家有机会一定要看看回放,看看廖工的街边打印店名片之旅。
天与空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创意官肖坤老师一上来,就说自己是个奶爸,是天与空最低调的创始人,低调就低调在拿话筒的时候不是那么多。
怎么能理直气壮讲出来这种话,好羡慕我也想在写飞了的时候说,大家好,其实我写的和标题没什么关系。
没有一个企业可以真正拥有品牌,品牌都是用户在为你暂时保管。
互联网是民主下的蛋,社会化传播的本质是大媒体向个人的权力交接。
我发现肖老师肯定也是个PPT恐惧者,看来大佬不大佬的都一样,生于忧患,死于做PPT。
MATCH马马也联合创始人孙涛老师的分享特别对味儿,就是我们文案熟悉的感觉,但孙老师是个美术(???
孙老师带来了很多观点和观念,印象比较深刻的是:
战略型创意人,文学型创意人,狙击手型创意人,艺术家型创意人,穿越次元壁创意人,基石型广告人,甲方的创意人,跨圈创意人。
最后孙涛老师说:做广告要因地制宜,我要很无耻的说,我要招人!
然后屏幕上显示出马马也的JD,这真是我全场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另外一个是孙涛老师讲完一部分说,来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也不知道我一个美术怎么天天这么爱总结我擦。